作為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任建新在近年的幾次成功的跨國收購中贏得了廣泛好評。
任建新的名字最近又登上了報紙頭條,因為他領導的中國化工旗下一家海外子公司——藍星安迪蘇營養集團將在香港上市。
這家即將上市的子公司,總價值15.6億美元,發行23億股,每股價值在3.50港元到5.25港元之間。
中國化工在2006年收購了這家法國動物營養飼料公司——安迪蘇集團。現在,藍星安迪蘇是全球領先的蛋氨酸、維他命和酶類產品制造商。
任對這只股票的上市很有信心:“藍星安迪蘇在我們的行業中是一顆‘閃亮的新星’,中國市場現在是未來也將是該公司的戰略市場。”
他還表示,作為該公司的母公司,中國化工將利用其在中國豐富的資源,全力支持藍星安迪蘇的發展。
按照招股計劃,藍星安迪蘇將利用首次公開募股的百分之四十來繼續擴大業務,改善歐洲的工廠;另外百分之四十來發展飼料業務。
藍星公司也正在南京建造一家大型工廠,生產液體蛋氨酸。該項目預計在2012年下半年投入生產,為市場提供140,000噸液體蛋氨酸產品。
分析家說,藍星安迪蘇從事的專用化學品業務在中國的發展潛力很大,雖然中國已經成為化學產品的首要市場,但是仍然需要這方面的先進技術。
專用化學品中國化工專注于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的發展,這在中國化工建立之初就已經成為其經營策略。
任建新從1984年開始從事工業清洗業務。他在蘭州與另外七個人一起開創了藍星公司,這是中國當時首家專業的工業清洗公司。
幾年后,藍星公司就成為了中國工業清洗產業的主力軍。1995年,該公司把總部從蘭州遷到北京。
此后,藍星在中國內進行了一系列的收購,到2002年,公司總資產達到40億。
如今,藍星已經成為中國化工業的重要成員之一,任也開始著手實現他的另一個夢想——建造中國自己的化工巨擘。
在一次早先的采訪中,他提到:“在化學工業部解散后,中國的化工工廠處于混亂狀態。我認為化工行業重組整合會增加該行業的生產能力。”
他的觀點得到了中央政府的支持。在2004年,中國藍星與中國昊華化工集團公司等其他化工公司一起成立了中國化工,成為中國最大的化學產品制造商。
“中國化工專注于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生產的發展,”任說,“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化工產品生產商。但是,該行業需要先進的技術,我們在這方面還落后于西方國家。” 全球戰略。
他在中國化工建成之后就開始進軍國際市場。除了在2006年收購安迪蘇外,中國化工還收購了另外一家法國公司羅地亞公司的有機硅業務。 . 這兩次收購使中國化工成為了在法國投資最大的中國公司。
任說:“這兩次收購無疑明確了我們業務的重點——成為新材料和專用化學產品的領軍企業。”
事實證明,兩次收購都很成功。2009年,藍星安迪蘇的營業額達到了9.86億歐元,利潤是1.87億歐元。
“為了發展海外業務,一家公司有很多選擇。比如,可以選擇與國外公司合作,還可以在國外建廠,”任總說,“但是,對于我們公司,我認為最好的選擇就是收購。通過收購,我們可以擴大市場,獲得先進技術,并且吸引更多人才。”
2007年,中國化工與美國一家私人公司黑石集團簽訂了一份協議,黑石公司投資6億美元購買中國化工的子公司藍星集團百分之二十的股權。
這是第一個國外公司作為戰略投資商投資中國的中央政府企業。
任表示,此舉將促進藍星公司技術和管理升級,推動中國化工集團的國際化進程。
如今,中國化工集團的資產規模2004年到2010年從500億元上升到1700多億元,而中國化工集團也在世界化工100強中,排到了第19位。
來源:中國日報(記者 宛志泓 徐瀟)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