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團代表在醫院看望白內障患者
“非洲光明行”使者行進在津巴布韋
在機場舉行熱情的歡迎儀式
一支由20余人組成的“非洲光明行”醫療隊于11月18日乘坐海航集團旗下金鹿公務航空的包機,經過近二十三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后到達非洲大陸,為馬拉維和津巴布韋的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
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馬拉維總統賓古·穆塔里卡高度評價了中國“非洲光明行”醫療隊為非洲盲人免費施行復明手術的行為,認為中國醫生和企業的善舉對津巴布韋和馬拉維實現自己的防盲計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馬拉維總統穆塔里卡熱烈歡迎中國醫療代表團,并表示中馬建交三年來,中國政府和人民給馬大量無私援助,兩國友好成果真實可見,馬人民從馬中關系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駐馬拉維大使潘和鈞積極評價“中馬友好光明行”活動,表示在中馬即將共慶建交三周年之際,中國醫療代表團來馬開展“光明行”活動,幫助馬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這是中國人民送給馬拉維人民最好的禮物。潘大使說,享受光明是人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今后將通過邀請馬眼科醫生赴華培訓、留學等方式,繼續幫助馬政府開展白內障防治工作。
另據馬拉維衛生部長大衛·卡鵬耶萊拉·姆潘德介紹,目前馬拉維共有7萬名因白內障致盲患者。
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說,津巴布韋自1980年獨立以來一直非常重視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努力建立世界一流的醫療衛生設施,培養出了世界一流的醫護人員。但是,據統計,津巴布韋總共有12萬人因白內障致盲,可是國內目前只有20名眼科醫生,每年大約只能實施5000例復明手術,與實際需要的1.5萬例差距很大。因此,他希望中國政府和民間能夠積極關注津巴布韋2020年徹底掃除盲患的計劃,派遣更多醫護人員支援津巴布韋。
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在手術室為來自東部邊境小鎮的津巴布韋老婦齊加友(Thicayo)揭開紗布。這位已記不得自己年齡的婦女發現自己又能看見東西后,激動地大叫起來:“你是穆加貝,我在很久以前見過你。”她失明已7年了,現在想立刻回家鄉看看不曾“見過”的孫子和久未“謀面”的親人。她興奮地說:“我太高興了,我又能看見了。”
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忻順康表示,期望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增進兩國人民的友誼。“從醫療隊抵津至今,超過300名患者接受了白內障切除手術,手術非常成功。我們為患者能夠重見光明感到非常高興,他們將能夠重新看到自己的妻子亦或是丈夫,孩子,孫子和女兒。”
此次光明行活動為非洲人民帶去了中國最高明的眼科醫生以及眼科醫療設備。因手術速度而著名的朱思泉醫生在為非洲白內障患者實施手術的速度為平均每幾分鐘一個,他說:“我能感覺到非洲人民的熱情,我愿意為更多人帶來光明。”
據悉,此次“2010非洲光明行”在短短1周左右的時間里,完成了612例復明手術,在人手緊缺、環境陌生、語言不通的情況下完成這項任務,當地政府及衛生部門和我駐當地使館的大力支持發揮了關鍵作用。選擇這兩個國家開展光明行是因為這里致盲患者多,缺醫少藥。我國駐馬拉維、津巴布韋使館潘和鈞大使、忻順康大使均親自參與活動的組織和策劃,與國內主辦單位及當地政府部門積極配合,確保醫療隊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揮更大的作用。這是中國醫療隊首次專門赴非洲為非洲盲人提供免費復明醫療援助。
海航集團陳峰董事長表示,今年恰逢“中非合作論壇”成立10周年,多年來,中國企業參與了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公共醫療衛生條件,給非洲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中非持續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非洲政府和人民的關心支持下,海航等中國企業在非洲的事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此次組織“2010中非光明行”活動,正是海航等中國企業回饋非洲人民支持的一項舉措。
據世界衛生組織不完全統計,全球約有3.14億眼睛疾病患者,其中 4500萬為盲人,僅白內障致盲的就有2000萬人。1999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視覺2020,享有看見的權利”的全球消滅可避免盲戰略目標。2003年,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發起了推動防盲治盲的“光明行動”,先后在中國的老少邊困地區,為三萬余名貧困白內障患者實行了免費復明手術。2008年起,中國又面對友好鄰邦開展眼科救助活動,先后組織“光明行”醫療隊,赴朝鮮、柬埔寨、越南、蒙古、孟加拉等國傳播技術、傳遞友誼,增進了中國與鄰國的友好關系。
此次“2010中非光明行”活動,讓更多的白內障病患者重見光明,推動非洲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是中國企業走進非洲舉辦的第一次大型民間公益活動,展示中國人民的愛心,也是中國人民回饋非洲人民支持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深化中津、中馬、乃至中非的友好關系將產生推動作用,必將在中非人民之間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2010中非光明行”由中國民主促進會、全國防盲指導組、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北京同仁醫院共同組織的公益行動。
來源:中國日報海南記者站 (記者 黃一鳴)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