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以重化工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城市,吉林市面臨著能源消耗高、排放負荷大、節能減排任務艱巨的重大壓力。2006年以來,全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關于節能減排工作總體部署,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大節能減排工程建設力度,加強節能減排日常管理和年度目標任務管理,全市在保持經濟持續較快發展的同時,節能減排工作也取得明顯成效,超額完成了國家、省下達的各項節能減排進度目標。
明確目標任務 強化組織領導 創新工作機制
節能減排,不僅是擺在全市面前的大課題,更是吉林市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為了圓滿完成省下達的各項節能減排目標,市各級政府成立了專門領導機構,制定并下發了一系列節能減排指導性文件,有效地推進了全市“十一五”節能減排工作的有序開展。
為保證工作目標的深入落實,市政府建立了節能減排工作機制。每年年初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節能減排工作會議,總結通報上年節能減排工作完成情況,分解下達年度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并與各縣(市)區、重點企業簽訂節能減排目標責任狀。每年上半年,市節能減排辦主要成員單位市發改委、工信局、統計局、質監局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全市11個縣市區和重點耗能企業進行檢查考核,督促指導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優化產業布局 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十一五”以來,全市把碳纖維、生物醫藥、基礎電子與電力電子等具有基礎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作為重點扶持領域,制定優惠政策,扶持企業發展。吉林碳纖維基地成為被國家科技部批準的全國唯一的碳纖維高技術產業基地,電力電子產業基地已成為我省重要的電力電子產業基地。全市工業、六大高耗能行業和重工業比重不斷下降。
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2008年吉林市制定印發了“十一五”后三年淘汰落后產能計劃,截至目前,按照全市“十一五”后三年淘汰落后產能計劃進度,關停了吉林福吉鋼鐵公司、拆除了吉源鋼管有限公司落后電爐等,共計淘汰落后鋼產能112萬噸,報廢拆除了冀東水泥吉林公司中空窯,關停了原吉化水泥一、二廠的濕法旋窯等企業落后水泥產能力182萬噸,焦炭生產能力22.5萬噸。重點能耗企業積極采取措施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提高能耗利用效率。
重點工程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十一五”以來,吉林市策劃并啟動實施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40多個,這些項目已基本建成投產,年可實現節能40多萬噸標煤。污染物減排方面,COD減排項目以松花江流域綜合治理項目為主體,啟動建設了6座城鎮污水廠、15座企業污水廠項目,預計2010年底前將全部建設完成。至此,全市縣級以上城市全部建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十一五”期間累計減排化學需氧量(COD)3萬多噸。SO2減排以電廠脫硫工程建設為主,重點實施了國電吉林熱電廠、松花江熱電廠、吉化動力二廠等脫硫項目,實現二氧化硫減排1.5萬噸。
公共機構、交通、建筑等領域節能成效顯著
公共機構節能意義重大。為此全市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將水、電、氣、油和辦公經費等納入統一管理,制定年度節能目標,努力降低公共機構能源消耗。
建筑節能方面,強制推行新建筑65%的節能標準,目前全市新建筑設計階段節能65%標準執行率達到100%。2007-2009年共實施72.6萬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和36.8萬平方米的供熱計量改造,取締分散供熱小鍋爐 220座,新增集中供熱面積416萬平方米,開展了太陽能光熱、地源熱泵等節能技術示范工程建設。
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組織實施了汽代油節能改造。“十一五”期間,全市實施公交車、出租車天然氣、液化氣替代油改造工程及老舊車輛更新改造工程,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投資4000萬元,建成天然氣加氣站2座,改造出租車1200多臺,更換新客車161臺、淘汰老舊車輛2824臺,改造船舶35只。
推廣節能技術促進資源綜合利用
“十一五”以來,依托市節能技術服務中心,市工信局等有關部門加強了對重點企業的能源管理和服務工作,先后完成吉林化纖等18戶企業的水平衡檢測、吉林碳素等10戶企業的電平衡測試、通鋼吉林公司等24戶重點企業的能源審計、鐵合金礦熱爐等6臺爐窯診斷測試,編制吉林鎳業等3戶重點企業的“十一五”節能規劃,為50戶企業編制資源綜合利用評價報告。
同時為積極推進循環經濟發展,重點實施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項目、報廢汽車集中拆解項目、廢舊電器電子產品拆解項目和廢金屬回收加工配送等項目,積極開展粉煤灰資源綜合利用,重點支持了一批新型粉煤灰、鋼渣、礦渣等工業廢渣制水泥、墻體材料等項目建設。
“十一五”期間,全市萬元GDP能耗計劃下降22%,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計劃下降30%。預計到2010年底,吉林市單位CDP能耗降低到1.58噸標煤,比2005年累計下降25%,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累計下降32 %。
來源:吉林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