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證實發現第一個H7N9病例,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臨時記者會,包括“衛生署長”邱文達(中)等人臉色凝重、嚴陣以待;“疾管局長”張峰義(左二)還因上呼吸道癥狀,戴上口罩,讓人感受到疫情升溫。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臺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晚表示,臺灣地區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病例,對此,臺灣當局各部門高度重視,紛紛制定應變策略以防疫情擴散。
報道說,患者是一名53歲的臺商,目前住進北部某醫學中心的負壓隔離病房,病情雖然危急但穩定控制中。
臺“衛生署”緊急開會擬定應變策略
臺“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長”張峰義說,這名臺商經常往返蘇州及臺灣,他在3月28日到四月九日到蘇州,9日從上海返臺,但12日病患發燒、盜汗、倦怠,16日發高燒40度到診所就醫。
“衛生署副署長”林奏延說,患者從16日就開始投以克流感,胸部X光片也“幾乎正常”;直到18日X光片就發現肺部浸潤、出現肺炎,19日病情惡化轉送醫學中心,因呼吸衰竭插管進負壓隔離的加護病房迄今。
張峰義說,個案陳述并無禽鳥接觸史,在確診前曾兩次接受喉頭拭子送驗,也都是陰性,直到昨天早上痰在核酸檢測呈現H7N9陽性,傍晚再以基因定序確認。
對機場發燒篩檢功能是否已失靈?張峰義表示,從該個案可知,病人初期感染可能沒有外顯癥狀,也沒有發燒癥狀,以致可以通過機場發燒篩檢站,日后醫院通報疑似病例更顯重要。
張峰義說,個案接觸者總共有139人,包括密切接觸者3人、一般接觸者26人和醫院工作人員110人,目前有109人需要居家自主管理;此外,他也提醒醫界,如果個案第一次采驗是陰性,但后續病情惡化,建議醫師再度采驗呼吸道中的痰液,增加采檢到病毒的機會。
臺“衛生署長”邱文達在“衛生署”舉行的臨時記者會中表示,“衛署”已擬定七大策略,包括立即掌握全部接觸者并進行必要處置、開放H7N9特別門診、啟動應變醫院隔離病房、補助加速疫苗研發及跨部會防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