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價格波動,是市場經濟規律的表現。要穩定物價,必須穩定供求關系,保障供給
蔥漲價了。
漲的勢頭,用“旱地拔蔥”來形容,恐不為過。10塊錢兩根蔥,市場上偶有為之的這種“向錢蔥”,雖然不是蔥的整體價格,但代表了農產品漲價的勢頭。
商務部的監測顯示,一季度全國大蔥批發價格最高漲到3月19日的每公斤4.99元,同比漲幅達1倍以上。不獨蔥,大白菜、生姜、土豆等農產品價格同比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揚。一季度以來,以“向錢蔥”為代表的農產品價格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蔥農反映,地頭蔥價比去年略有增長。農民其實沒漲價。
農產品漲價的環節究竟在哪里呢?4月初北京的超市中大蔥的零售價格每公斤是11.95元,而新發地的批發價格是每公斤4.2元。超市的蔥價比批發價格貴了1倍還要多,可見,流通環節對蔬菜價格上漲的“貢獻”有多大。
怎么看“向錢蔥”代表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呢?
微觀上來說,穩定農產品價格,關鍵是要在流通環節上想辦法。要盡量減少流通環節,并努力降低流通環節的成本。據了解,現在的農產品流通,要經過多級批發,每一個環節都要加價5%左右。因此,必須下大力氣整合流通環節。
宏觀上來說,農產品價格波動,是市場經濟規律的表現。對于當前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首先,生產成本上抬決定了農產品價格的上抬。勞動力成本、生產資料成本的剛性上漲,使農產品價格出現了攀升。其次,農產品價格存在著恢復性上漲的合理需求。農產品價格的適度上漲,是對弱質農業的補償,也是對農民收入的補償。
另外,還有國內資源不足導致的進口農產品價格上漲。就說大豆油吧,目前,天津港大豆油價格已經從3月初的每噸9300元漲到10140元,月環比上漲9.03%。在南美大豆減產預期的背景下,國際大豆期貨價格受到激勵,國內食用油價格短期內難以回落。
應當看到,穩定農產品價格,就是穩定居民生活水平。
農產品一頭連著農民,一頭連著市民。農產品價格的升降既關系著農民的增收,又關系著市民的生活。農產品價格劇烈波動,有時也坑了許多農民。什么漲,種什么,到了產出的時候,價格又落到成本以下,農民欲哭無淚。農產品價格劇烈抬升,市民特別是城市弱勢群體,吃一次肉都得掂量掂量,日常的生活受到了價格的擠壓。
還要看到,穩定農產品價格,就是穩定經濟增長。
既要穩物價,又要穩增長,是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GDP增速連續數月趨緩符合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通脹預期也出現了減弱的趨勢。但是,CPI回落趨勢出現了反復,3月份的3.6%比2月份的3.2%高出了0.4個百分點。仔細分析,是食品價格成了推動3月份CPI的主要動力。3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7.5%,影響CPI同比上漲約2.39個百分點。顯然,穩定農產品價格,有利于穩定價格形勢,有利于穩定經濟增長。
要穩定物價,必須穩定供求關系。天氣漸暖,時令蔬菜不斷上市,全國蔬菜價格已開始出現回落。“向錢蔥”即便能沖一會兒,畢竟沖不遠。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于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