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十八世紀中葉,西方有一位大數學家出了一道題:一張長方型紙條首尾粘結,沿著一個平面涂色,能否讓這個紙圈的兩面不留下任何空白。這個問題100多年間難倒了無數數學家。后來,在1858年,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在對事物的觀察中迸發靈感,極其簡易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只需要扭轉180度,兩端粘結起來,就是那個夢以求的"怪圈"。用剪刀在中間剪開,更會出現神奇的結果。
在我國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也橫亙一道"莫比烏斯圈"難題:失地農民生存和發展如何解決?如何以工業的思路謀劃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沈陽市于洪區北陵街道包道村經過數年艱苦探索和實踐,破解了難題,3340名村民過上了小康日子。
妥善安置失地村民,保持社會安定
包道村有1100多戶,3340人寄住人口1.4萬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個村僅剩600畝工業用地,百分之百成為失地農民。2001年至2003年,一度發生上訪事件。農民熱愛土地,熱愛自己的家園,世世代代在這片熱土上繁衍生息,如何把農民這種數千年沉積的情感轉化為對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追求,變為城市化的動力,積極穩妥地加以安置,就成為首要的一步。
為了兼顧農民利益和城市發展,包道村制定和實施了三個原則,同時也遏制了上訪勢頭。
第一條原則是就高不就低。就是在拆遷過程中,規劃占用的農用地,補償額度高于同類地區的100%,即每畝高達10萬元。而對無證房,也在拆遷中給以每平方米300元的適當補償。
第二條原則是就快不就慢。就是及時足額發放征地和拆遷補償金。首批統一征用433畝土地時,村干部、村民積極配合,485戶村民和11家企業在限定時間內全部拆遷完畢,相關款項全部及時、足額一次性發放到位,村民和企業都得到妥善安置,設有引發上訪事件。
第三條原則是就大不就小。就是在房屋拆遷中,采用1:2的補償標準,即村民原住宅面積是1平方米,回遷安置2平方米,以此讓村民得實惠,現在99%的村民住進樓房,人均居住面積極超過40平方米。以上三原則,體現了以人為本思想,在現有的政策空間內,最大限度地讓利于民,為失地農民的新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
為了讓失地農民生活上有保障,包道村還準備了"套餐"供村民"享用"。
一是項目吸納就業。依托村里和周邊房地產和商業不斷發展的有利條件,包道村建立起項目用工信息與勞動力資源對接機制,累計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300多個,落戶本村的房地產業和商業不但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也成為失地農民的就業增長點。
二是自主創業。村里成立再就業服務社,為農民營造自主創業條件。在資金方面,因為農民握有征地和動遷補償款,不愁創業資金,加上國家有鼓勵民間自主創業政策和村民身邊有項目,自主創業一度掀起高潮。目前,全村共有個體運輸戶50多戶,私營公司10多家。
三是援助就業。這項措施的出臺,主要針對就業適應性較差的一部分失地村民。村里對這部分人員實行"雙免費"服務,即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免費職業介紹。積極與上級和用人單位溝通信息,對這部分村民開展"訂單培訓",定向就業,提高了弱勢村民的就業率。截至目前,包道村就業率達到95%,基本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加速了由農民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轉變。
整合土地租費資源,穩定集體收益
包道村駐有80家工業企業,2003年以前,由于種種原因,大多數企業向村里繳納的土地租賃費偏低,每年僅80多萬元,新一屆村黨總支、村委會組建后,把解決土地租憑費問題納入首要工作日程,把收繳額度控制在合理范圍。
于是,村里對80家工業企業逐家走訪、協商,經過大量的工作,使土地租賃費定在了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數額,去年,村土地租賃費達到380萬元。由于經營不善和其它原因,每一時段都有企業退駐和市場適應能力強、生長前途好的企業進駐,土地租賃費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2007年有望突破500萬元。
2002年,村民退休金每月只有80元,2004年增加到180元,2007年調整到了270元。從2004年開始,村里每年投入100萬元,為年滿18周歲以上的村民按城市最低生活標準一次性辦理了養老保險,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村民按月從社會保機構領取養老保險金,轉"家庭養老"為"社會養老"。實施全體村民的住院費用和大額醫療費補助政策,構筑以統籌為主的失地農民互助共濟制度,構筑了村民健康保障線,徹底杜絕了村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村里還準備加大村民福利事業投資,為全體村民辦理家庭財產保險。還對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計劃生育家庭進行獎勵,為夫妻雙方每人每月發放120元的獎勵費。
在城市化實踐中,包道村感受到,只有壯大集體經濟,走多元化發展之路,才能變成福利村、幸福村,不管是城市居民身份,還是村民身份,都能富裕終身。
發展壯大二三產業,接續第一產業
僅僅依靠收取土地租賃費很難實現村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因為村幅員內企業的容量畢竟有限;第一產業已經走到盡頭,必須以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作為接續產業并打造成村主導產業,才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竭之源。在這方面,包道村有諸多的招數。
招商引資,跨國經營。一是引進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總額為7億美元;二是走出國門向海外投資,利用村里存量資金在東南亞某國從事采礦業和木材開采業。這兩個項目已經達成合作意向。村領導班子把招商引資和跨國經營作為全村經濟發展戰略之一,其信念是堅定的,方向是正確的,前景也是光明的。
開發商業,全民參與。包道村具有非常好的區位優勢,南、東、西三面靠近沈陽城,發展商業,得天獨厚。2004年,村領導班子決策,村民代表會議通過,投資500萬元,建設800延長米的商業街,容納個體經營戶1500戶,本村經營戶達到了1000戶,商業年總收入超過2000萬元。另外,物業管理、保潔、保安等崗位,安置113名村民就業。商業街解決失地村民就業超過1000人,業戶獲得了穩定的收入。
今年,包道村決定建2萬平方米門市房,已與開發商簽訂了合同,計劃明年竣工,屆時,門市房對外出租或提供村民使用,將有不菲的收入。
現在,村里有運輸車輛1100輛,轎車700輛,村集體經濟有了大幅度增長。
創立農村股份經濟,提供體制保障
股份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制實現形式之一,股份制也為農村集體經濟的管理和分配提供了可以利用的途徑,更為解決當前農村諸多問題和矛盾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包道村領導班子對集體經濟實行股份制改造達成共識,認為是農村城市化進程和走工業化道路的必由之路;與把二三產作為一產接續產業的村經濟發展戰略構想不謀而合。從政治角度考量,對集體經濟進行股份制改造,是尊重村民自主權的體現,這一改革,對調動村民的積極性,發揮主動性,煥發創造性必將起到催化作用,也是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村的必要舉措。
基于以上認識,包道股份有限公司,它將成為該村經濟主體。
包道股份有限公司的運作方式是,把村集體存量資產按份額折股,量化給經濟組織內部所有成員,這樣,村民同時也成了股民。
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表決,共分為四個股種:一是村齡股,就是按村民的村齡進行股份份額折算分配。二是土地股,就是按村民土地持有量進行股份份額折算分配;三是農齡股,就是按村民在本村務農的年限進行股份份額折算分配;四是原始股,就是把集體存量資產折成若干份額平均分配給每個村民。這種做法在實踐中證明至少有四個好處。
一是產權更加明晰。村民不再是集體資產的"虛擬"主人,而是實實在在的股東。這樣,村民們不但對集體資產的關切度增強了,也對村領導班子決策經濟事宜的關切度增強了,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決策的失誤和偏差,從而保障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治,自己也成為集體經濟的真正主人。
二是分配關系理順了。股東身份一經確定,有權利按股份紅,股多多分,股少少分,可以理清過去分配問題上的混亂,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
三是村集體資產管理更加科學規范。有《公司法》作"保護傘",又有董事會、監事會和股東大會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機制,村民作為股東,握有對決策和經濟運行狀況的知情權,對董事長、總經理的選舉和罷免權,握有對公司一切事物的監督權,從這個角度看,股份制是民主產生的天然土壤。
四是村民收益有了穩定的基礎。在全體股東的自覺關注下,集體資產得到保值和增值,受益的總是股東,這樣,集體經濟增長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與股民的利益息息相關。
在包道村以工業理念和市場經濟理念謀劃集體經濟發展并帶有前瞻性的實踐中,人們得到了許多有益的啟示。
啟示一:鍛造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這個班子的組成人員思想政治素質要高,懂經濟,法制觀念強,樂于為廣大村民服務。以劉大志為村黨總支書記和村委會主任的領導班子,是深得群眾信任的領導集體。2003年組建以來,化解、償還村級債務7000多萬元,參與股份制分配的村集體資金5000多萬元。紀律規定,村干部每年兩次向村民代表大會和村黨總支作述職報告,并由村民代表和黨員群眾做評判,領導干部只能當"運動員"而不能做"裁判員"。班子成員,村民的水能喝,酒不能喝。喝水,意味著深入群眾;喝酒,意味著不正之風,每個干部只有工資和股份分紅兩項收入,絕不允許搞第二職業和外單位兼職。本屆村黨總支和村委會共有領導成員9名,沒有任何違紀個案發生。
啟示二:開辟一個寬松的投資環境。村里對村民每年培訓四次,內容為文明村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計劃生育國策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等。現在,村民十分支持駐村企業,因為他們懂得,駐村企業發展了,會給村集體經濟增添活力,自己能獲得好的收益。尊老愛幼,愛崗敬業,崇尚文明,在村里已經蔚然成風,村容整潔,村風文明。包道村有環村綠化帶200畝,小區綠化面積達300畝。
啟示三:構建一個良好的用人機制?;诔鞘谢ㄔO和市場經濟建設步伐的加快,包道村正組織實施人才引進戰略,要占領經濟制高點,必須占據人才制高點。現在,本村在外地工作的大學生已被召回6名,他們有的任公司董事會秘書,有的主持人力資源部工作,有的在財務部工作,有的主管企業和任村黨總支秘書。這些年輕人,都成了中堅力量。村里還準備高薪招聘經濟管理專業大學生2名,股份公司副總經理1名,這個村已經形成人才洼地效應?!?/p>
啟示四:運用一個科學的思維模式。因為市場經濟社會,沒有科學指路,沒有創造性思維開路,肯定會敗給競爭對手。正是有了創造性思維,才有了2003年美國慧馬鞋業公司500萬美元項目的引進,有了2005年美國彩印公司2000萬美元的資金注入,有了2006年寧波銀億房產公司23億元項目的進駐,有了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造,有了800延長米商業街的落成。包道村還將把公司辦在國外,到國外市場投資賺錢。這是昨天連做夢都不敢想的事。
材料下載包道村網站:www.baodaocun.com
(來源:東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