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艾杰集團董事長鈴木幸一
中新網2月7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網7日刊出專訪日本因特網先驅、艾杰集團董事長鈴木幸一的文章。鈴木幸一表示,日中關系的緊張現狀僅是一時的現象,友好未來一定會到來,不應該就這樣僵持下去,因為這樣對日中雙方都沒有好處。2013年,應該是日中關系得到改善的一年。
文章摘編如下:
鈴木幸一,1946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縣,早稻田大學畢業,是日本國內因特網服務領域的先驅者。1992年,為將因特網投入商業化運用,鈴木幸一參與設立了艾杰集團(IIJ),并于兩年后的1994年4月就任艾杰集團總經理。此后,在網絡技術領域,鈴木幸一作為主導者,一直在引領著日本IT界前進。因此,我們可以說,日本因特網的發展史就是從艾杰集團的成立開始的。此外,鈴木幸一還多次在報紙、雜志發表專欄文章,著有《稀釋的語言》、《鈴木幸一的文明漂論》等作品,并擔任毎年在上野舉辦的“東京春音樂節”執行委員會主席。
2013年應是日中關系改善的一年
《日本新華僑報》:中國在IT領域要比日本發展緩慢,但近年來發展勢頭強勁。您如何分析中國市場的現狀呢?眼下,中日關系正處于近年來最為緊張的階段,您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企業是否應繼續同中國企業開展合作。
鈴木:我們公司為在中國國內提供云服務,正努力同中國電信公司開展業務合作。他們為我們提供了諸如上海數據中心以及網絡等部分基礎設施。我們在此基礎上提供網絡服務及運營,同中國電信進行長期合作。
在我個人看來,日中關系的緊張現狀僅是一時的現象,友好未來一定會到來。但與此同時,我也認為,不應該就這樣僵持下去。這樣僵持下去對日中雙方都沒有好處。2013年,應該是日中關系得到改善的一年。
日本應改善外國人工作環境
《日本新華僑報》:據我們了解,艾杰集團一直在大力培養新一代的網絡工程師。您能談談在培養年輕人才方面的看法嗎?
鈴木:日本人最大的性格特點就是認真,工作嚴謹,善于積累。因此,在某些服務業和運用領域提高品質、增強信用等方面能很好地發揮特長。但另一方面,日本人又不擅長推陳出新。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比較同質的民族國家所特有的。例如,在美國的IT界,是絕不會只啟用本國人來開發新產品的。他們善于綜合利用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優秀人才,同時又能為這些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人才提供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環境,讓他們發揮各自的能力。
在培養年輕人才方面,我認為日本應該借鑒美國的經驗,給外國人提供可以在日本發揮才能的機會。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日語難的原因,進入日本的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人很少,中國的年輕人也認為,日本的發展空間不如美國大。如果想進行技術改革、追求創新的話,還是需要有眾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才一起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