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記者賈啟龍)歡樂、祥和的蛇年新春,在留戀和不舍中,揮手作別,腳步益遠。但這個與眾不同的新春,恰如全體華夏兒女在龍年歲末,曾對她所寄予的期盼,迎來的盡是滿目的全新氣息。
在這個蛇年新春里,記者頂風冒雪,環中哈、中蒙邊境,一路北上,與堅守在不同崗位的戍邊人,一起渡過了一個難忘的新年。在風雪邊關,戍防壯士的微笑、眼淚,以及發生在他們身上的那些感動、幸福的故事,一道成為記者腦海中無法抹去的永恒記憶。
堅守,必將是所有邊防軍人的使命選擇。在零下50攝氏度的寒極哨所可可托海,維吾爾族軍官伊麥爾江,帶著3個不同民族的‘軍馬倌’,以另一種方式,在為祖國守歲。
一天的時間里,記者與海孜口邊緣的4個“軍馬倌”,穿著厚厚的軍大衣,在哈氣成霜的馬廄里,哆哆嗦嗦地體驗官兵日復一日清馬糞、打馬草,再趕著30余匹軍馬,碾著厚雪,浩浩蕩蕩的奔向湖邊破冰飲水的枯燥生活。
難忘飛起的糞沫四濺到臉上,被擊痛的感覺;難忘群馬踩在冰層上,那種冰層險些咝咝作響的破裂聲……“軍馬倌”的平凡崗位,與他們的犧牲奉獻,終將成為蛇年新春里的最為感動的音符。
在風雪邊關,每件看似簡單的小事,都有可能成為戍邊人的奢望。在冬日里,每天能吃上一口新鮮的綠菜,是封山期長達8個月的“雪海孤島”紅山嘴哨所官兵多年來癡癡的夢想。
為了圓官兵的夢想,那些日子里,上士孫照生卷著棉被,一頭扎進潮濕、陰冷的蔬菜大棚,經過連續的失敗,終于摸索出在零下45度的寒極氣候種植蔬菜的辦法。從此,冬日的“雪海孤島”,終于迎來了難得的一抹春綠。
蛇年新春,放棄與新婚妻子春節團聚的孫照生,第9次仍然堅守在新春的崗位上。那次,因漫漫雪路的阻隔,記者對他的采訪,只能以電話形式。聽筒那頭,年輕的士兵低沉的抽泣聲,給記者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印象。
每天都要巡守在中哈邊境那道國際能源命脈的百年哨所黃旗馬隊的戍邊人,在風雪交加的日子里,用雙足丈量著對祖國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