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Language Tips> 流行新詞
一周前,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美墨邊境尋求庇護的分離家庭采取“零容忍”政策,致使人們憤怒情緒爆發。在語義學的辯論中也是如此。
來自德克薩斯南部的報道和照片顯示,一些剛學走路的小孩子們被關在金屬圍欄里,在悲痛中嚎啕大哭。圍繞這些固定裝置,問題出現了。許多新聞機構稱之為“cage 籠子”;一些權威人士表示反對,并采用了“chain-link partitions 以鏈條連接的分區”。在社交媒體上,一些人把美國拘留中心比作集中營或拘留營;與此同時,一位評論員把他們比作寄宿學校和夏令營。
如果我們求助于《牛津英語辭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名詞cage現被定義為:鳥類和其他動物(或野蠻時代指人類)的禁閉箱子或場所,它們全部或部分用金屬或木材制成,能夠通風和采光的同時防止這些動物逃走。
然而,這并不是唯一一個語義討論的領域。美聯社隨后從政府官員那里獲悉,政府已經為“tender age 嫩齡”兒童開設了多個“shelter 庇護所”;shelter表示出安全和避難之意。而tender age一詞則在1400年代即出現,它喚起年少脆弱之感,需要人們溫暖和關愛。
公眾對奧威爾式委婉語并非充耳不聞。正如語言學家John McWhorter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所說:“這樣的語言其的目是掩蓋這些迷惘的孩子們在拘留所遭受的殘酷拘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企圖非法進入美國,而懲罰這些父母。”
話語有一種遮掩的能力,就像短語tender age shelter所展現的,但它們也恰恰揭示出我們的感受。
文章編譯自以下英文原文的部分內容: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牛津辭典(微信號:OxfordDictionaries)以及微博:@牛津辭典微博
(來源:牛津辭典 編輯:丹妮)
上一篇 : Stashing 遮遮掩掩的戀愛
下一篇 :
關注和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