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2日上午9時,中國人民大學校園內孔子像前的景象樸素而莊重,國學院2004級國學班游學出征儀式在此舉行。當天下午,2004級國學班本科生將開始他們為期16天的游學歷程。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副校長馮俊,哲學院教授劉大椿,出席儀式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出席儀式的還有校長助理、學校辦公室主任劉向兵,校長事務助理王宏偉,教務處副處長張曉京,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以及國學院部分教師、學生代表。出征儀式由國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徐飛主持。
游學活動是國學院為造就在各方面綜合發展的新一代國學研究與實踐人才而安排的教學實踐活動。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游學活動內容包括游歷文化古跡、參觀古代著名思想家紀念地、感受改革開放前沿實況、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等多方面,旨在使同學們秉承知行合一的優良傳統,感受各地歷史文化,開拓學術視野,樹立人文關懷精神,并擁有鮮明的時代性,從而使國學教育與現代化國家建設緊緊相聯,開創國學教育與研究的新局面。
國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徐飛介紹了此次國學班29位同學的游學路線:山東曲阜孔子、孟子故里,泰山;浙江杭州、紹興蘭亭書院;江西九江白鹿洞書院、廬山;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長沙岳麓書院、韶山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等。
馮俊副校長在講話中回顧了中國人民大學從樹立孔子像到創辦國學院等弘揚傳統文化的系列舉措,表示游學活動是人大教學改革中的有益探索。他強調游學活動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它是國學學科的本質要求,是國學立體化的表現,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方式。馮俊副校長結合曲阜、蘭亭等實例說明游學是全面了解和提煉國學意蘊必不可少的形式。他希望同學們能夠充分利用此次機會,做好記錄、整理工作,發掘出傳統文化精神的內涵。
劉大椿教授肯定了游學活動是人大人文學科活動的創舉,肯定了國學班的成長和國學院學術建樹的成效。他在講話中強調了國學的意蘊和游學的意義,認為了解祖國文化的傳統和現狀是對經典的全新解讀之基,鮮活的知識將提供產生國學大師的土壤,并給予同學們極大的鼓勵。
國學院袁濟喜副院長代表國學院發言,對同學們寄予了重尋國學之根、聯系人生與學術的希望。
學生代表徐暢同學的發言以優美的文辭,結合游學具體行程,表達出同學們開拓學術視野、展示國學風采的愿望和決心。
最后,紀寶成校長發表講話并提出三點意見。他指出國學院師生是新中國、新世紀國學教育的探索者、創造者和展示者,肩負著脊續文脈、弘揚文化的使命和責任,同學們此行要切身體會新世紀國學教育的培養模式,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首先,要體會文明的源頭,他強調同學們將去的孔孟之鄉不僅是中國文化的源頭,同時也是世界范圍內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希望同學們要以更廣博的視角和胸懷去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淵源,樹立民族的自豪感。其次,要把握時代的脈絡,在傳習中國經典、加深國學修養的同時,更要深入了解近現代的革命斗爭歷史,了解中國人民所走過的道路及奮斗的成就,從而全面體會國家改革開放及現代化建設的道路歷程。紀校長強調,在實踐中樹立愛國主義情懷,把傳統文化和時代脈絡相融合,是新一代國學人才應具的素養。此外,國學班的同學是新中國國學教育的形象代言人,不僅代表著人大國學院的形象,還將展示中國國學教育振興發展的生動形象,希望同學們此行表現出應有的風采和精神面貌。也希望在游學過程中師生們能夠教學相長、增進情誼。
最后,紀校長向國學院2004級同學授院旗,校領導和2004級同學們在孔子像下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