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19日,下同)7時許,暨南大學珠海學院一男生被120急救車從學校宿舍接走。據學生反映,那男生臉色蒼白,四肢無力,但沒有攙扶就走上急救車。3天來,該校陸續有學生腹瀉、嘔吐,程度因人而異。市疾病控制中心昨日對學校食堂進行調查,晚上10時許通報,初步結論為食源性傳染腹瀉、病毒引起腸胃傳染病,截至昨晚共接診95例,癥狀均不重。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當中。
發病學生多 本部派醫生
一位姓馮的同學說:“前天晚上我和另外一位同學在食堂吃了一個包子和一碗粥,回去之后就吐了兩次,把中午吃的東西都吐出來了。不過第二天就沒有什么事情了。”記者昨天下午從現場工作人員口中得知,從3月18日開始,到校醫院反映有此類癥狀的多達90人,有23人嘔吐或腹瀉三次以上。
還有一位姓李的同學透露,她所在的班上就有五位同學在食堂吃了之后就有上吐下瀉,四肢無力,還伴有低燒。她昨天告訴記者:“由于身體很不舒服,昨天六點多我就到校醫室看病,那里已經有三十多個同學在等著看病呢。今天早上我還是很不舒服,又去看了一次,結果今天人更多,至少有五六十人。校醫室的人說是腸胃炎或腸胃炎感冒,不過吃了藥效果并不明顯。”在昨天早上,有學生看到一個同樣臉色蒼白,四肢無力的女同學也被救護車接走。據學生透露,發病者重則一晚上嘔吐四五次,輕則腹部微痛,并且很快恢復正常。他們發現由于看病的同學太多,校醫室忙不過來,暨大校本部派醫生“增援”。
腹瀉者伴有發熱癥狀
記者昨天下午2時許抵達該校醫務室時發現,還有五位以上的學生被分別安置在病床和椅子上輸液。經記者詢問,這些同學都是在學校食堂吃飯之后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腹痛、嘔吐或腹瀉的癥狀。校醫正在給他們注射消炎類藥物。
一位正在輸液的葉同學告訴記者,“昨天晚上10點多鐘我就覺得肚子很漲,很不舒服,然后就開始嘔吐。”葉同學說他昨晚曾在學校食堂一樓就餐,吃的是“芹菜、黃瓜”之類的蔬菜。晚上嘔吐三次,葉同學昨天上午仍覺不適,遂下午到校醫室就診。記者還了解到,這些正在輸液的學生都伴有發熱的癥狀。葉同學的病歷顯示他發熱到了38攝氏度。“醫生說我們是急性腸胃炎。”旁邊一位也在輸液的學生告訴記者。
現場工作人員透露,從3月18日開始,校醫室共接診發生類似癥狀的學生90余名學生。其中23人發生嘔吐或腹瀉三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