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菲
把握好美國大學提供的早錄取的機會至關重要,因為早錄取被認為可以有效地提高錄取的幾率,尤其是那些很多學生向往著前往的競爭激烈的學校。但是這樣的理解造成的誤區是有許多申請人會把早錄取的機會浪費到對他們而言眼高手低的學校上,而并非物盡其用地好好把握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去申請一些更適合的學校。通常,早錄取 (Early Admission) 分兩種, 一種是早決定(Early Decision),另一種是早行動(Early Action),由于早決定錄取結果是綁定式的,所以一旦通過早決定被錄取的學生就必須去這所學校就讀,否則申請人會產生信譽危機,被攝入多數院校通用的黑名單,別的學校就發了也會撤回錄取信。由于這樣嚴格的規定加上時間上的提早,早決定時期的競爭相對較弱(要求學生對學校極高的認定程度,這讓許多學生望而生畏),學校的獎學金也相對更為充足,所以通過早決定申請的錄取率是所有申請階段中最高的。然而由于其特殊的綁定屬性,每個申請人只有一次早決定的機會,所以究竟該選擇哪一所學校成為了尤其值得認真考慮的問題。相較而言,因為早行動的錄取結果不是綁定的,所以其錄取率也沒有那么高,但是給了申請人更加自由的選擇。綜上所述,早錄取項目,尤其是早決定的機會,要求申請者慎重的掂量和把握,否則可能白白地錯失良機,抱憾一時。
在我所接觸到的案例里,有一個很優秀的女生通過早決定的機會申請到了Bucknell,一所非常出色的文理學院。她之所以做了這個被認為比較非主流的選擇是因為在申請前她認真地做了關于Buckenell各方面的研究,發現這所學校有很好的基礎科學和人文學項目,所以即使她的考試分數和各方面申請條件都足夠讓她進入類似于UCLA等著名的學府,她最終還是選擇了抓住早決定的機會申請專注于全面素質培養的文理學院Bucknell。學校的錄取結果很早地出來了,對于這個女生,隨之而來的收獲是激動的心情和提早的放松,因為她不用(也不能)再去費力地掙扎于其他學校的申請期中了。
和上面提到的這個女生相對應的事例是我認識的一個男孩,他本身的背景并沒有強大到足夠讓他去申請斯坦佛這樣的名校,但是由于他對斯坦佛的情有獨鐘,他最終選擇了通過早行動的機會申請這所名校。最終被斯坦佛赤裸裸拒絕(甚至沒有被考慮推后到正常申請期或者放入waiting list中)的結果證明他把早行動的機會浪費在了一個對于他而言“負擔過重”的學校上。事實上,不止他一個人,有很多學生都抱著“我知道被錄取的幾率很小,但是萬一我撞大運了呢,誰知道呢!“的僥幸心理通過早錄取的機會申請哈佛,普林斯頓,芝加哥大學等競爭殘酷的名校。可是他們沒有意識到的一點是與此同時一個寶貴的優勢申請機會被放掉了。誠然,在錄取的結果中參雜著很多運氣的成分,就像商戰中有無數人因為各種無法預測的原因成為了鶴立雞群的幸運者或者一敗涂地的犧牲方。但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中,我們都不應該對自己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是需要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對自己有真實的認識從而做出客觀的評價。也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才能夠為自己量體裁衣地選擇一所也許不是某某排名上列的最好,但是最合適的學校,贏得早錄取這場頭戰的勝利。
相關文章:
作者簡介:
劉菲,出生于中國陜西。留學服務網絡尚友公司(www.sharewithu.com)業務拓展高級經理。本科就讀于耶魯大學戲劇專業,期間獲得多項國家級、州級、校級寫作獎勵。畢業后在全美各地進行寫作創作,并有多部戲劇上演。隨后返回中國開啟尋根之旅,曾在北京語言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擔任講師。現任北京耶魯校友會財務主管。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Helen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