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即使是隱含著“F1中國站絕唱”的懸念,今天在上海落幕的2010年F1中國站比賽也未能迎來令人期待的高上座率。不過,就算是無人喝彩,F1賽車也很可能會繼續在中國奔跑,中國站經營方——上海久事公司相關負責人今天向記者表示,上海會不會續辦F1賽事目前還無法下結論,但上海近7年來通過舉辦F1賽事所產生的社會效應和潛在價值卻是不容忽視的。
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今年F1中國站比賽共吸引觀眾15.5萬人,其中今天的正賽吸引觀眾8.5萬人。這與2004年和2005年僅正賽就有15萬多名觀眾的數字相去甚遠,也是2006年以后,隨著國人對F1新鮮感的消失,F1中國站比賽上座率持續下滑的真實寫照。
作為上海與F1管理公司簽署的合同,今年將是上海自2004年起連續7年承辦F1賽事的最后一年,但從8萬余人的正賽上座率看,今年作為中國站的“絕唱”顯然并沒有激發出國人更大的觀賽熱情。
今后是否繼續承辦F1比賽目前尚無定論,因為簽署續約合同的時間將在今年11月,上海是否續約也只能等到那個時候才能有明確答案。不過,上海久事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上海方面對續約態度還是比較積極的,因為上海市有關方面認為F1賽事發揮了很大的社會效應,賽事的引進是有價值的,可以說,持續地辦這個賽事,是有可能和有必要的。
上海舉辦F1賽事所帶來的社會效應,主要指有助于城市國際形象的提升和對外宣傳工作的開展,其次是對旅游業的拉動效應。不過,上海為此所付出的代價卻顯得格外昂貴,上海國際賽車場的建造投資超過26億元,上海每年舉辦F1賽事的承辦費高達3000萬美元,但每年的賽事收入主要依靠門票和電視廣告,收支處于嚴重失衡狀態,外界估計F1中國站每年的虧損可能數千萬元乃至上億元,且專門為舉辦F1興建的賽車場的投資回收更顯遙遙無期。
來源:中國青年報(記者 慈鑫)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