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全國關注的、在四姑娘山因穿越與外界失去聯系近兩周的14人團隊12日上午安全出山。整個事件雖有驚無險,但卻依然拷問著脆弱的戶外運動——突發狀況如何應急處理?戶外運動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出臺。
10月8日晚9時,四姑娘山景區管理局接到求助電話,稱9名戶外運動愛好者于9月29日與日隆當地4名背夫及1名高山協作,共14人從日隆進入開始穿越,已與家人失去聯系,家屬請求省山地救援隊進山搜救。
救助隊伍上了山,卻白跑了許多路。該隊伍登記的是到較安全地帶進行露營,活動時間是9月30日到10月2日,人數是6人。找人的隊伍去他們申報的地方找卻沒見蹤影。事實上,這些登山愛好者沒有如實申報,走了違規的路線。該隊伍在網上召集的帖子顯示,他們要走的線路,是在今年6月就已被公告封閉的危險地區。
直到12日晨8時多,此行14人從耿達正河出溝,全體人員平安。當天中午,指揮部負責人召集山友,對他們安全出山表示慰問,同時嚴肅指出了他們的違規行為造成的援救困難與麻煩。在會上,山友們低下了頭。
該團隊領隊許寧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次違規登山給當地帶來了許多麻煩和困難,希望通過新華社向這些天來一直關心和幫助他們的各方人士表示感謝,并對自己的違規行為深表歉意,愿意接受處罰。
自此,整個事件告一段落。這些“驢友”安全了,但會不會以后再有類似違規穿越的隊伍,如何預防?如果出現險情如何處置?事后如何處理?有沒有可以依據的法律法規?
據悉,全國每年參加山地戶外運動的人數規模龐大,山地戶外運動門類多,危險系數高,山區小氣候讓人難以把握;由于參與人員組織程度不高,技術、資金、裝備不足,很容易導致災難性的后果。
類似的探險旅游活動通常自發組織,相對比較隨意,像這次失去聯系的“驢友”,數人都是瞞著家人參加活動。他們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又無視法律規范,相關部門很難進行有效監管,而救援往往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所以要想拉緊戶外運動的“安全繩”,政府相關部門亟須加強對戶外探險行業的引導、規范,盡快建立探險行業安全保障標準,對探險活動的組織者實行資質認定和準入制,推廣具有公信力的各種戶外運動資質認證。
登山專家、四川省登山協會秘書長高敏對記者說,我國對攀登3500米以上的山峰有規定,而對群眾喜愛的戶外運動,國家對這個領域卻沒有一個法規出臺。沒有規矩難成方圓,比如這次要處罰,依據是什么?
他說,只有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真正完善了,俱樂部從營業申請到資格認證都能做到規范管理,戶外探險愛好者的專業培訓機制得以健全,戶外運動才能走上正軌。沒有體系,這樣的事故可能還會發生,悲劇還會出現。
來源:新華網(記者 史春東 黨文伯)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