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線 > 湖南
![]() |
湖南長株潭“兩型”社會建設駛入快車道 2009-10-23 16:54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要充分利用‘兩型社會’改革試驗區這個平臺發展湖南。這是千年難遇的機會,可遇不可求?!闭劦胶鲜¢L株潭城市群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改革實驗區的影響,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蔣作斌坦言,“20年時間,中國會前進多遠?湖南會發展多快?我們顯然不能依照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給未來畫藍圖。” 城際軌道獲批 時空距離拉近 日前,國家發改委批復《長株潭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9-2020)》正式獲準開建,這標志著長株潭城市群城際軌道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到2012年首期工程竣工后,便可乘坐動車組往來于長株潭三市,各城核心區車程在半小時以內。 據介紹,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及岳陽、常德、益陽、婁底、衡陽五市,也就是“3+5”城市群。本次規劃以2020年為目標年,遠景展望到2030年。近期將建設長沙-株洲(湘潭)線、長沙-益陽-常德線、長沙-岳陽線、株洲-衡陽線、長沙西環線、長沙-瀏陽線、湘潭-婁底線等7條城際線路,合計里程760公里。而遠景展望城市群外圍城市間的聯絡線和支線。 最終的目標是形成“一核、主軸線、半圓、支線”的交通網絡,在“3+5”城市群實現“3、6、9”的公共交通目標,即長株潭核心區通勤時間在30分鐘以內,長株潭至“3+5”其它中心城市60分鐘,其它次中心城市之間90分鐘以內。 “兩型”社會助推 經濟數據喜人 10月22日,當人們聽到前三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7.7%,為今年“保八”目標能否實現默默給出大致答案時,湖南人民迎來了更多喜訊。記者從湖南省發改委了解到,湖南省前三季度經濟增長13.1%,高出全國水平5.4個百分點,長株潭地區則達14.2%?!?+5”八市經濟總量占全省近80%。1-9月,長株潭地區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1.54億美元,占全省總額的61.7%。 今年7月公布的數據顯示,湖南省上半年多項生產總值增長12.8%,增幅居全國第五,中部第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7.4%,增幅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規模工業利潤增長27.5%,增幅居全國第二,中部第一;對外直接實際投資額達9.6億美元,位居全國首位。 前三季度的排名情況尚未公布。 事實證明,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綜合配套社會改革試驗區在全省保增長、調結構中,發揮了提振信心、引領帶動的積極作用。同時,隨著”兩型”社會改革實驗的實質性推進,試驗區受到國際國內的高度關注,意大利菲亞特、深圳比亞迪等企業紛紛進入,促進了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向湖南聚集,為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增長提供了不絕動力。 天時地利人和 屢現突破性進展 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于2007年12月被批準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8年12月,國務院批準長株潭改革實驗總體方案和區域規劃,由此確立四個目標定位,即:成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的示范區、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長極、湖南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的引領區,具有國際品質的現代化生態型城市群。湖南以長株潭為核心區域的”兩型”社會構想與國家戰略規劃的不謀而合,此謂”人和”。 在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之下,中央4萬億投資計劃的出臺,使長株潭試驗區化”危”為”機”,為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打開了最佳時間窗口——可謂”天時”,長株潭城市群開始以道路交通為突破口,著力改造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 此外,湖南是丘陵為主要地形的農業大省,推進城鄉環境污染治理,探索節約集約用地模式,打造環境友好型的生態農業、旅游農業,可謂占盡地宜。 目前,湖南長株潭城市群已取得多方面突破性進展。今年6月,三市實現同號升位并網。9月,湖南省人大通過《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條例》,區域規劃上升到法制層面。12月,試驗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芙蓉、紅易兩條城際干道將建成通車。湘江綜合治理力度加大,長沙地區污水處理率將由去年的47%提升到今年的80%。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態環保產業等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長株潭三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2%。 編輯:馬原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記者 馮志偉 實習生許藝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