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這個故事的主角、8個月大的本頓看起來和普通的嬰兒沒什么區別:他有著閃亮的、藍色的大眼睛,總是好奇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但是他卻被母親稱之為一個奇跡,因為他是在父親犧牲于伊拉克戰場兩年之后才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
本頓的母親凱思琳·史密斯在他的父親布賴恩·史密斯死后一年多才懷上了他,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將他的出生形容為現代科學技術和伊拉克悲劇的結合。
1992年,27歲的凱思琳和19歲的布賴恩初次相遇,兩人因為對于歷史的共同熱愛而走到了一起,同居10年后,他們決定正式建立一個家庭。
結婚沒多久,原本是律師的布賴恩就有了改變自己固有生活的想法,于是在2002年加入了陸軍。一年后,伊拉克戰爭爆發,2004年1月布賴恩作為一名坦克指揮官被派遣到伊拉克。2004年7月2日這一天,布賴恩像往常一樣駕駛著坦克執行任務,然而當他停在一座檢查站旁爬出坦克時,一名狙擊手出現了。子彈從布賴恩的防彈背心與身體的空隙中鉆入,正中他的肝臟,最后布賴恩因失血過多喪生。
這一突然的不幸完全把妻子凱思琳打懵了。她回憶說:“他是我生命中的真愛,所以當時我認為我的生活也就此結束了。”但是也就是在這一刻,凱思琳的生活開始轉變了。在布賴恩奔赴伊拉克前,他曾將精子保存起來,并且簽署了一份聲明,表示萬一他不幸喪生,凱思琳有權決定是否使用他的精子孕育一個他們的孩子。
凱思琳在接受采訪時說:“事實上,之前我們從來沒討論過如果他死了我是否要嘗試用他的精子受孕。但我對此從不懷疑,我們想要自己的孩子。那么即使他不在了,我還是應該要一個我們原本就該擁有的孩子。”
因此在布賴恩死后,凱思琳開始進行體外受精,在經過三次嘗試后,她終于如愿以償。2006年7月14日,在布賴恩陣亡幾乎整整兩年之后,本頓出生了。
就這樣,寡婦凱思琳成為了一名新媽媽。她心情復雜地說:“在我感受著本頓的溫暖的同時,我也感受著失去布賴恩的痛苦。因為有他,這個奇跡才可能出生,但是他卻永遠也見不到他的兒子了。”
我將會告訴本頓,他的父親是個英雄。我會把布賴恩的故事講給他聽,告訴他正是這個男人賦予了他生命,在死后仍然給了他生命。”
據悉,像本頓這樣的情況在美國并不是唯一的。據美國退伍軍人管理局發言人介紹,在過去的三年中,還有兩個嬰兒是通過父親上陣前保存下來的精子而出生的“遺腹子”。
在四年前伊拉克戰爭即將打響時,大批士兵接到命令奔赴中東,光顧精子庫的軍人也急劇增加。士兵趕著在出征前把精子冷凍起來,這樣既能避免生下有缺陷的孩子,又能防止不育。在去年夏天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之間進行激戰時,不少以色列士兵也紛紛要求上戰場前冷凍精子以防不測。
在全美范圍內,精子銀行大約有50多家,遍及各州,全世界五大精子銀行有四個都設在美國。要成為合法的精子銀行,必須獲得“美國生物組織銀行協會”的認可,具有所在州的有效執照。
(袁雪)
(編輯: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