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賓夕法尼亞大學科研人員的研究為人類攻克白血病帶來了曙光
白血病是人體自身造血組織發生的嚴重病變,一直以來都是醫學界的重大難題,不過美國研究人員的一項實驗卻給攻克白血病帶來了曙光。據美國媒體8月10日報道,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中成功殺滅了三位測試者體內的癌細胞。
進行這項實驗的是賓夕法尼亞大學基因治療專家卡爾·朱恩率領的研究團隊,8月10日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和《科學-轉化醫學》都刊登了他們的實驗成果。
接受實驗的三名志愿者均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晚期患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淋巴細胞惡性增生性疾病,晚期患者一般只能寄希望于骨髓或干細胞移植,但移植療法風險極高,而且未必起效。此前科學家曾利用基因技術改造人體內用于對抗病毒的T細胞,希望借助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力量治療癌癥。但由于改造過后的T細胞繁殖不佳,而且遭到人體防御系統的“圍剿”,因而收效甚微。
朱恩的團隊沿用了使用T細胞治療癌癥的思路,但是對T細胞進行了更有小的改進,使其不僅能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并且可以形成自己的“記憶”,永久地追蹤殺滅全部惡性的血液B細胞,從而持續緩解患者的病情。打個簡單的比方,這種療法的原理就好像讓獵狗嗅過獵物的氣味之后,獵狗便會一直追蹤目標。朱恩的團隊成功將T細胞改造成追蹤剿殺血癌細胞的“連環殺手”。